雕刻工坊:www.sukuo.cn
本场拍卖将于2020年12月31晚七点半举行,有意者请加微信591868943,备注参拍。
年前,我们的拍卖估计还有三四场,今年没有拍到的石友要抓紧了。
年底出好东西的概率较高,不是说起价低,东西就不好,这个常识最少在本场要扭转过来。石友也不必对此事有过多感慨,高峰期的时候,石头是有一定的泡沫,这年头价格下来也是常理之中。然石头大多数是存量资源,多数人是不会降太多的价去卖,除非急用钱,以外地收藏家为主的这场就是此例。
它们可如下:
古思亭作水洞高山寿桃摆件(私洽)
尺寸48*47*28MM
(石友可看这件后面,它是紫色点构成,并不是黑针)
作者古思亭根据石色,将它设计成寿桃,清雅而又别致。黄又是秋天的收成色彩,在有阅历的人眼中,它的色彩得到沉淀。作者雕工基础浓厚,又是省书协成员,雕刻中带字,一般艺人比不了。这件刻出来后,连磨光师都忍不住赞叹,并发来图片,光水在它手中如同玻璃光泽反射。
NO1、翁祖辉作西安绿印章
5×2.7×2.3cm
我们的拍卖是集全部的资源去做,力求达到品质的最高,西安绿的潜力是关注的重点之一。外地的一位实力收藏大咖,年终需要周转,寄来一箱,其中就包含了一件顶级的西安绿。为何说它是顶级的,一是,这件是早期的西安绿,早期产的长在石表,接受滋养条件充分,绿品特别深沉温润,属高价范畴;二是,质地细密润结,反光中有宝色;三是,此件是翁祖辉的作品,笔者极为欣赏的艺人之一,他深居简出,一门深入,作品有新、奇、雅等特征。
需要说明,此件作者保真,不再进行合影类的服务。
NO2、陈强作结晶冻地芙蓉古羊钮章
5.1×2.5×2.1cm
此件是老芙蓉的品质,石头是呈冻地,能成印章实属不易。作者的古羊以镂空呈现,尽是灵动、婉转之态,实属佳石佳工之论。此为外地收藏家寄来,入价格不菲,然起价很低,可算是年底的大肉了。需要说明,此件有款,作者保真,不再进行合影之类服务了。
陈强简介:
1976年9月15日福建省罗源人。福建省闽剧院专业演员、并涉足寿山石雕刻创作。
1997年毕业于福建省艺术学校。同时拜工艺美术名师潘惊石为师,
2001年12月《昆虫记-2001》获“第三届我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2年5月应邀参加新加坡举办“寿山石八人展”
2002年6月11日《传统魅力》获“第二届福建寿山石艺术家作品展”铜奖
2003年1月 参加新加坡举办的“五羊献瑞石雕展”。
2004年闽剧院正式辞职后,创办了“陈强创意雕刻工作室”至今,擅长俏色石雕和印纽,作品题材广泛,
印纽抽象、古雅,形成自己特殊的风格。
2005年-2011年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市金,银奖。现为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理事,源县工艺美术学会理事,美国中华青年商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侨联青年委员会委员。
2013年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工艺品雕刻高级技师。
NO3、水洞高山珍品龙钮章
3.4×2.4×2.4cm
此件为老石头新刻,材质由一顶级收藏家提供,新锐名艺刘原润刀。刘原在龙题材一门深入,在樟林开了家《龙门客栈》,柜子里的原石满满的,已属加工不过来的状态。作者的龙工在业内享誉,此件拿到工作室的时候,几个朋友看到,对其工艺也是颇为认同。此件为早期的材质,石白部分为海浪,波涛汹涌中一只蛟龙跃起。最为吸人眼睛的是那团桃花红,在作者眼中就是自然的圆珠,在太阳光下极为耀眼。此件若是早几年雕出来,其价高不可想象,也算是年底石友的肉品了。
NO4、坑头牡丹摆件
12.1×4.9×4cm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12.1×4.9×4cm)
古人赏美多诸文化气息,有别今人的欲望念想,将有情无情合而为一,以达精神物质融合的效果。是诸无情物,受日月精气,洗涤过滤杂想粗质,与有情又有何别?只待思虑净无,与君天偶佳成,有相见之日。此件晶莹透亮,是得杨贵妃之气质,或为牡丹之花魂?恐怕不仅仅如是吧!
只有李白才能体会当时的意境,此物(此女)若不是于西王母的群玉山头见,也只会在瑶台月下逢吧。因为全无杂念,也因为全无俗虑,如同摩尼宝珠映照世间。
这件长度约在十二厘米左右,实乃重器,工艺精优,既可摆放,又可把玩。诸君家中颇有收藏,不可缺坑头水晶一件,它有提神醒脑之用!
NO5、李红旗降印章
4.1×1.7×1.7cm
常跑市场或经常上网的石友应该知道,旗降多白色,难得见彩,彩色干净者无一不是天价。在见彩的旗降中,多见的也是黄色,红色极难见到。李红旗降是旗降的最巅峰状态,资源枯竭背景下,与石友渐行渐远。此件几为全红,色如破皮的李子肉色,就是收藏界极为向往的“李红旗降”。此件收藏家提供的老件,在周四晚上又将是拉锯式的出价。
NO6、姚仲炎作三色芙蓉古狮钮章
4.8×3.1×1.5cm
此件为红黄白三色印章,底部黄色温和,可润人心,顶部深红,能为母子兽嬉戏之态。此件质地好,色彩佳,取巧效果很好,又是名艺作品,年底可考虑收藏一个。
姚仲炎,1980年出生于福建省罗源县,师从姚仲达先生,擅长古兽、印纽雕刻,擅于因材施艺,立志创新,不断自我完善,创作出一批技法新颖的作品,深受业内人士的喜爱和好评,作品曾多次获得大奖,现为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会员,福建省罗源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NO7、芙蓉石薄意章
5.4×2.2×2.2cm
看上这件,是因为其构思极佳,顶部的红似太阳破云而出,其光芒照射大地,扫除心中阴霾。
芙蓉石产于宦溪镇加良山东侧山峰。因色洁质嫩,犹如初开的木芙蓉花,温柔迷人而得。开发于明清之际,初期石质略粗,且多含砂团,品位远不及寿山所产。至清乾隆时,将军洞芙蓉问世,始初露头角,备受文人雅士赞赏,被称为石中君子,跻身印石“三宝”之列,与田黄、鸡血并驾齐驱。
NO8、水洞高山古兽钮章
6.6×1.5×1.5cm
水洞高山主色调只有三色,其组合能力超常,或白中泛红泛黄,或红黄交加,黄者清灵柔美,红者冻质晕红,白者细润如膏,再加上有朱砂、桃点的帮助,其美感已足可傲视群雄。特别强调的是,其中偶有刚从洞里出产的、色调为白色的石头,似猪油般嫩白,《观石录》、《后观石录》均称其为“笋玉”或“象玉”,形容其为“象牙笋初脱衣时”或“若象牙不辨”。
NO9、黄建乐作老性芙蓉古兽钮章
3.7×3.1×2.4cm
此件石头韧性十足,上有黄似蜜蜡,作者佳工卧于章顶,更显其精神。
黄建乐,男,1978年出身于福建省长乐市,自幼酷爱绘画。1998年从事寿山石雕刻艺术,艺名石乐,师从艺人罗汉先生,后来跟随兄长黄建林学习雕刻印钮。擅长瑞兽,螭虎,雅玩手把件等其它圆雕,所雕刻的瑞兽,古朴大气,圆润饱满,精细流畅,别具风格,作品深受收藏家的喜爱和好评。现为福州市寿山石行业协会会员,福州寿山石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特聘雕刻师,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会员。
NO10、刘必榕作樱桃雅玩
7.5×5.8×2.1cm
此件红得醉人,石可润心,十足雅品。石友可看樱桃的圆起伏、扭转,并不是一味地圆,这样的外形更显线条的力度与多样。有此件润在手心,年底的生活会更开心。
作者简介:刘必榕,1978年出生,师从工艺美术名师薛敬元,自幼喜爱书画雕刻艺术,作品简洁高雅,不拘一格,深受寿山石爱好者和藏家的喜爱。
NO11、田黄摆件(原生产地区证书)
30.1g
此件内肉如鸡蛋黄,石表有淡淡的乌鸦皮,内有条条萝卜丝,品相开门,石性极佳,石友可为一抢。
田黄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大家争相搜藏的对象,以至于“每得一田石,辄转相传玩,顾视珍惜,虽盛势强力不能夺”,更为关键的一点恐怕是其适合治印的特点。明清文人治印风气极盛,在治印的选材上更是讲究到了极致。考究田黄之所以被选为印材的原因,主要由于包括田黄石在内的寿山石柔软易攻。“古印章皆以金玉及铜为之。石刻始于明初会稽王冕。后来相传以昌化石、青田石为贵。至明末乃更贵寿山石,其所生石柔而易刻,大有二三尺者,或谓即珉也。” 清朝陈亮伯在《说田石》中提及“田黄纹理莹细,而石质中往往有大小墨点,并非沙子碍刀者可比,乃弥觉其古润也。”田黄石质温润又富有韧性,纹理细腻,刀感极佳,施以刻刀时毫无迟滞感,也无声响,且石屑成微卷的刨花状,即使再精细的变化也能够全然施展。既不用担心石质太硬难以运刀,也不用担心石质过脆容易崩裂,无疑为治印之妙品。这也符合儒家等传统文化进入成熟、稳定期之后,更加追求细节表达的要求。相较硬度大的和田玉,田黄自然更适合精细的加工。当然还由于刚性的玉需要由专业的玉工才能进行雕刻,文人难以亲自参与其中,只能间接地施以影响。而更为柔软的田黄,则可以让文大家自己介入到加工环节中,与文人的关系也就更加紧密了一步。
NO12、谢道鸿雅安绿古兽钮章
2.4×2.2×1.6cm
最近的小绿章是由一块几十斤的原石上所锯,没锯出一个大章,投资者亏惨,此件即是其中之一。
雅安绿是近十几年来新出的品种,其最大的二个特点,一者是其光鲜靓丽的绿颜,二者为其硬度超高,介于玉与石之间,这体现为既可有石的精心雕刻,又能有玉的风华绝代(粗质除外)。建立在二者基础上的特点,在市面上的表现就是如坐直升机,令石友望雅兴叹。
NO13、谢道鸿作雅安绿瑞兽钮章
3.2×2.4×2.4cm
这件亦是雅安大石身上锯下,算是当中主章之一了,其品相最佳,且尺寸较大的正章,实属不易。
雅安绿是近十几年来新出的品种,其最大的二个特点,一者是其光鲜靓丽的绿颜,二者为其硬度超高,介于玉与石之间,这体现为既可有石的精心雕刻,又能有玉的风华绝代(粗质除外)。建立在二者基础上的特点,在市面上的表现就是如坐直升机,令石友望雅兴叹。
NO14、芙蓉石灵芝钮章
3.7×3.7×2.7cm
此为灰芙蓉,性稳且凝是其特征,顶部的灵芝又让人眼中一亮,新颖而又别致。
芙蓉石产于宦溪镇加良山东侧山峰。因色洁质嫩,犹如初开的木芙蓉花,温柔迷人而得。开发于明清之际,初期石质略粗,且多含砂团,品位远不及寿山所产。至清乾隆时,将军洞芙蓉问世,始初露头角,备受文人雅士赞赏,被称为石中君子,跻身印石“三宝”之列,与田黄、鸡血并驾齐驱。
NO15、杜陵对章
12.9×2.1×2.1cm、12.9×2.1×2.1cm
此件为老石友玩品者的菜,其中有流水纹,特别是石中有团纹作蝴蝶展翅状态,属奇石的范畴。
杜陵石 ,又称为都成坑石,杜陵坑石。杜陵坑山位于高山之东,南望加良山,北隔寿山溪,与善伯旗山、善伯山、月尾峰对峙。这个矿脉还出产马背石、鹿目格石、蛇匏石、尼姑楼石、迷翠寮石和花坑石。矿洞发现于明末清初,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开始大量开采。石质结实晶莹,敲之响声铿锵如玉。色彩丰富,红、黄、白、灰、紫各色都有。光泽闲烁夺目,表里如一,永不褪色,质保永年。行谚有云:都成坑,砂成山,有水色,人人贪。近年又出新坑,其石质较松但通透度较好。由于杜陵坑多结于岩石之上,故矿层稀薄,解石困难,材大者甚少,佳者质与价均仅次于田石。都成坑石就是山坑石的一个上佳的品类.都成坑石又名[杜陵坑],[都灵坑],[渡林坑]等. 都成坑山位于高山之东.南望加良山,北隔寿山溪,与善伯旗降山,善伯山,月味峰对持.这个矿脉还出产马背石,鹿目格石,蛇匏石,尼姑楼石,迷翠石和花坑石等.。
NO16、巴林牛角冻人物钮章
5.7×3.3×2.5cm
此件本来是要在他山之石才能上拍,但我们只余三四场了,外地收藏家急需流动,也只能先上了。此件石色清纯,色光柔和,又有一定尺寸,可为收藏。
巴林石隶属叶腊石,石质细润,通灵清亮,质地细洁,光彩灿烂,色彩妩媚温柔,似婴儿之肌肤,娇嫩无比。巴林石,巴林矿主要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巴林右旗大板镇西北,雅玛吐山北面的大小化石山一带。与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并称为"我国四大印石"。巴林石的色泽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钟灵毓秀,堪称精美绝伦。早在800多年前就已发现,并作为贡品进奉朝廷,被成吉思汗称为"天赐之石"。1973年我国正式大规模勘探开采巴林石。1978年国家轻工业部才将巴林石矿列为我国三大彩石基地之一,正式命名为我国巴林石。在"四大印石"中巴林石最为年轻,但因品质高,且产量逐年减少,升值潜力巨大,市场价值已经高于其他的传统印石。到今天,巴林石名品辈出,为我国印章石重重地描出精彩的一笔。
NO17、王孝前作坑头观音摆件
9.4×3.5×1.8cm
此件坑头晶肌里干净,呈现冰糖状态,已是极致。作者是寿山本土艺人,有一定的名气与实力,作品曾在东南拍出五十一万,足证其水平。
王孝前的寿山石雕作品在国家级和省部级工艺美术评比中屡获大奖,捷报频传。2007年,作品“双罗汉”在我国收藏家协会主办的我国收藏家喜爱的艺术名师和精英评选活动中,荣获金奖。王孝前被评为2007年度我国收藏家喜爱的寿山石雕艺术名师。2009年,作品“竹报平安”在我国轻工业联合会和我国工艺美术学会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我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名师精品博览会中被评为金奖。2013年,作品“三人行”在我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的首届我国(福州)寿山石文化节暨第九届我国名石雕刻艺术展中荣膺金奖。
NO18、林敬华作善伯尾人物摆件
5.1×4.2×2.7cm
此件是月尾善的石头,石身金砂紫一片,至顶部有彩色跳脱而出。紫色是深沉的表现,彩色是开悟的证明,当二色合融为一,空有不分,世界已成一体。
林敬华,1979年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自幼好书画,1997年开始学习雕刻,擅长传统题材:人物、山水、文玩、印钮。刀法古朴、精巧、圆润。现为福州寿山石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特聘雕刻师。
【免责说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
|